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聚氨酯行業從無到有,通過引進技術裝置、吸收完善、自主創新,在原料生產和下游市場等多方面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產銷國。
我國聚氨酯工業起始于上世紀50年代末60代初,以生產聚氨酯原料為起步。1958年,大連染料廠率先研制成功異氰酸酯(TDI),并于1968年建成年產500噸生產裝置,為我國聚氨酯工業開創了發展條件。
由于經濟基礎薄弱,我國聚氨酯工業發展緩慢。至1978年全國聚氨酯制品生產能力才達到1.1萬噸,產量僅0.5萬噸。1982年全國聚氨酯原料生產能力不到2萬噸,制品產量0.7萬噸。聚氨酯機械當時主要處在手工和半手工狀態,國內低壓發泡機正處在研制過程中,還沒有形成商品用于工業生產。這一時期為我國聚氨酯工業的初創階段。
據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呂國會介紹,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TDI的技術和裝置,1983年輕工部在山東煙臺建立的年產MDI和TDI1萬噸規模的項目投產。1984年到1994年,天津三石化、錦西化工、高橋石化、山東東大化工從國外引進聚醚多元醇生產裝置和制品生產技術,通過國家“七五”“八五”等科技攻關項目的扶植,逐步開發了高壓反應注射成型機(RIM)、高回彈冷熟化泡沫生產技術。
引進國外技術和裝置的同時,我國自主研發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86年,黎明化工研究院的聚氨酯反應注射成型技術被國家列為“七五”科技攻關重點項目,開發了汽車用自結皮方向盤、填充料儀表板、微孔彈性體擋泥板、冷固化高回彈泡沫、吸能抗沖型保險杠模擬件等5種制品,填補了國家空白。
上世紀90年代后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聚氨酯作為新型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交通、家電、家具、治金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需求的迅速增長進一步刺激了聚氨酯行業的發展。軟質泡沫箱式發泡小企業蓬勃發展,冰箱生產基地的自動澆注硬泡絕熱層生產線、夾心板材硬泡澆注生產線、連續法大塊軟泡生產線、模塑軟泡生產線等總數達數百條,數千噸級到萬噸級的聚氨酯涂料、膠黏劑等生產廠也有十多家。此時,全國從事聚氨酯制品和機器設備的生產、經營、科研單位有上千家。到2000年,聚氨酯制品年產量已達102萬噸,1991~1998年期間產量的平均年增長率超過25%。但與此同時,我國聚氨酯原料的發展還相對滯后,甘肅銀光、滄州化肥廠、太原化肥廠引進了小規模的TDI生產裝置,多數TDI和MDI等聚氨酯原料還嚴重依賴進口,每年的進口量急劇上升。
進入21世紀,經過十幾年的攻關研究和經驗積累,聚氨酯作為新興工業逐步進入發展快車道。以煙臺萬華為代表,我國的聚氨酯生產企業在生產規模、產品種類、技術水平等領域開始全面突破,龍頭企業躋身國際舞臺。到2018年,中國本土異氰酸酯企業共有5家,包括萬華化學、甘肅銀光、東南電化、滄州大化和煙臺巨力,其中萬華化學的MDI、TDI和聚醚多元醇產能均為國內第一。聚醚多元醇主要生產企業還有藍星東大、佳化化學等。此外,紅寶麗、一諾威、江蘇湘園、華峰集團等聚氨酯企業也迅速發展。行業形成了跨國化企、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生產基地和聚氨酯制品最大的生產消費市場。據統計,2018年異氰酸酯鏈(TDI、MDI和HDI)總產量達到357萬噸。其中TDI產量占總產量的20%以上,MDI產量占總量的70%以上,聚醚多元醇產量272萬噸。全年聚氨酯制品產量達到1130萬噸,聚氨酯泡沫塑料成為聚氨酯材料最重要的品種,產量占聚氨酯制品總量的50%以上,合成革漿料、鞋底原液、氨綸和涂料等產品也占有較大比重,其產品產量、消費量、外貿出口量均居全球第一。
廣思遠(www.rofb.cn)深耕于聚氨酯原料的細分行業—胺催化劑;研發并復配生產各類型胺催化劑;主營產品:固胺|延遲胺催化劑A300|延遲胺催化劑A400|胺催化劑SMP|N,N-二甲基芐胺BDMA|無味胺催化劑DPA等,適用于海綿、模塑、高回彈、自結皮、PU玩具及各種硬泡和半硬泡等終端產品。